货物运输与条码自动识别技术

来源:成都物流货运服务公司发布时间:2022-10-16 10:12:00

物流是指实际货物(货物)从起点到目的地的全过程,包括一系列的货位移动、交接和储存过程。每件商品的信息流,都必须包含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需要依靠文字或数字进行具体描述,如发货人、交货地址、产品名称、件数、重量等,这些详细的描述都是信息,而商品信息的不断传递和流动构成了信息流。

物流是指实际货物(货物)从起点到目的地的全过程,包括一系列的货位移动、交接和储存过程。每件商品的信息流,都必须包含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需要依靠文字或数字进行具体描述,如发货人、交货地址、产品名称、件数、重量等,这些详细的描述都是信息,而商品信息的不断传递和流动构成了信息流。

在货物运输中,物流与信息流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物流过程必须伴随着信息流,否则,物流就无法实现。因此,在货物运输中,如何将物流与信息流相结合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国际货运业的发展

1996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要求其成员在2000年之前使用条形码标签。同年,汉莎航空公司实施条形码计划,推广条形码标签的使用。从1998年4月1日起,汉莎航空停止接收没有条形码标签的货物。1996年,美国标准化委员会(ANSI)制定了货物运输标准:PDF417和QRcode被推荐为货物标签、运输清单和文件管理的二维条形码。本标准的制定为货物运输行业条码识别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过去,国内货物运输往往采用传统的货物运输作业方式。针对手写信息书写不清、容易出错、查询检索困难、运行效率低等缺点,我国铁路、快递、邮政等多个货运行业都在本地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它是一种传统的运输业务,它带来了新的变化:车站或邮局都有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但实际运行证明,局域网的货物运输管理还存在键盘输入容易出错、全程跟踪难以实现等缺陷。

因此,广域网下的计算机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如果未来全国货运网络建设成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广域网可以解决货物信息流通过网络直接到达作业点,无需重新录入运单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广域网对网络的依赖性太强,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地区间的中断;二是没有对随货流动的货运单或货物标签以及要实施的网络信息进行核查和验证。

随着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条码在包装物和货物的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运输公司采用一维条码、二维条码、PDF417和QRcode标签来实现货物运输中的条码跟踪和信息传输。

条码信息容量大,能存储包装和货物的详细信息,打印方便。它可以由原始条码打印机打印,并可以加密以防止非法篡改数据。另外,由于条形码具有较强的自动纠错能力,即使条形码标签被弄脏,仍能正确读取。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得条形码在各国的邮局、铁路、机场、码头等包装和货物运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消除了对物流数据的全程跟踪管理,提高了对物流数据的全程跟踪管理速度。


相关推荐